如何在千川平台投放同城券?
理解千川同城券的核心逻辑
千川作为抖音生态下的广告投放平台,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流量匹配,帮助商家高效触达目标用户,而同城券作为一种本地化营销工具,旨在吸引附近用户到店消费,二者的结合,本质上是通过“地域定向+兴趣标签”的双重筛选机制,将优惠信息精准推送给可能产生消费行为的用户,投放同城券的关键在于:人群精准度、内容吸引力、投放节奏。
第一步:账号基础搭建与资质认证

在千川投放同城券前,需确保账号符合平台基础要求。
1、企业号认证:个人账号无法直接投放广告,需升级为蓝V企业号,完成营业执照、行业资质等认证,提升账号可信度。
2、内容垂直度:账号需发布与本地服务相关的视频内容(如门店环境、产品展示),积累自然流量标签,便于系统识别账号属性。
3、口碑积累:通过自然流量视频的评论区互动、粉丝私信回复等,建立用户信任感,为后续广告转化做铺垫。
第二步:人群定向的精细化策略
千川的定向能力是核心优势,但过度依赖系统推荐可能导致流量泛化,需结合手动调整,实现“精准覆盖”。

1、地域圈定:选择门店周边3-5公里为核心投放范围;若门店位于商圈,可扩大至10公里,覆盖潜在客群。
2、兴趣标签:除“美食”“休闲娱乐”等基础标签外,可叠加“探店达人粉丝”“团购达人关注者”等次级标签,锁定高意向用户。
3、排除竞品标签:若预算有限,需排除“竞品门店名称”“行业大品牌关键词”,避免为他人导流。
案例参考
某火锅店投放同城券时,定向设置为:
- 地域:门店半径5公里+附近地铁沿线覆盖区域

- 兴趣标签:火锅、聚餐、抖音团购、本地探店
- 排除标签:素食、快餐、竞品品牌词
结果:点击成本降低40%,核销率提升至22%。
第三步:素材设计的“三秒黄金法则”
抖音用户停留时间极短,素材需在3秒内传递核心信息。
1、开头强刺激:
- 视觉冲击:热销菜品特写、门店排队场景
- 文案痛点:直接抛出价格优惠(如“人均50吃火锅!”)
2、中间留钩子:
- 限时性:强调“今日可用”“限量100张”
- 附加价值:赠送小菜、免费停车等
3、结尾引导转化:
- 弱化广告感:用“点击左下角,马上囤券”代替“立即购买”
- 营造紧迫感:倒计时弹窗、剩余库存提示
避坑提示
避免使用纯图片轮播或搬运他人素材,易被判为低质广告;建议拍摄真人出镜口播或门店实景,提升真实性。
第四步:投放模型与预算分配
千川投放需经历“学习期—稳定期—放量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策略需动态调整。
1、学习期(1-3天):
- 选择“控成本投放”,目标设为“成交”或“到店”,预算设置为单日预估成交额的1.5倍
- 定向范围放宽,便于系统快速积累模型数据
2、稳定期(4-7天):
- 逐步关闭低ROI计划,保留CTR(点击率)>2%、CVR(转化率)>8%的优质计划
- 增加“智能拓量”,探索相似人群
3、放量期(7天后):
- 开启“放量投放”,针对高转化时段(如周末晚间)集中加价
- 分地域拆分计划,对高核销率区域单独溢价
第五步:数据监测与迭代方向
千川后台需重点关注的指标:
CTR(点击率):低于1.5%需优化素材
CVR(转化率):低于5%需检查落地页(如团购详情页图片、价格说明)
核销率:低于15%建议增加到店引导(如短信提醒、二次优惠)
迭代优先级
1、更换点击率低的素材
2、收紧转化成本过高的定向
3、优化优惠券面额(例:满100减20核销率高于满200减50)
高频问题答疑
1、为什么曝光高但点击少?
- 素材与定向人群不匹配(如年轻群体定向却用中年演员出镜)
- 解决方案:AB测试不同年龄段演员素材
2、为什么点击多但转化低?
- 落地页信息不透明(未标注使用规则、需额外收费)
- 解决方案:在素材中明确“无隐形消费”,落地页首屏展示使用条款
个人观点
千川投同城券的本质是“用付费流量加速自然流量的转化效率”,盲目追求曝光量不如精准锁定50个高意向用户,建议每周固定10%预算用于测试新定向、新素材,避免陷入数据惯性,本地商家尤其需关注“到店率”而非单纯线上成交,可通过设置阶梯优惠(如到店扫码领额外赠品),将线上流量转化为长期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