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投流怎么算钱?
千川投流怎么算钱?
作为广告主或商家,了解千川投流的计费逻辑是优化广告投放的关键,千川平台作为巨量引擎旗下的广告投放工具,其计费模式主要围绕广告效果和用户行为展开,以下从计费方式、成本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展开分析,帮助用户清晰掌握核心规则。
一、千川投流的计费模式
千川的计费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按展示付费(CPM)和按点击付费(CPC)。

1、CPM(千次展示成本)
广告每展现1000次,广告主需支付固定费用,这种模式适合品牌曝光类广告,核心目标是扩大覆盖面,某广告出价50元/CPM,则每千次展示消耗50元。
2、CPC(单次点击成本)
广告主为每次用户点击广告的行为付费,这种模式常用于效果类广告,如电商引流,点击单价由竞争环境决定,热门类目(如美妆、服饰)的CPC可能高达3-5元,冷门类目可能低至0.5元以下。
部分广告主会选择OCPM(优化千次展示成本)模式,系统基于转化目标自动优化出价,平衡曝光与成本。
二、影响广告成本的核心因素
1、广告质量

素材创意、文案吸引力直接影响点击率和转化率,低质素材可能导致系统分配较少流量,拉高单次转化成本。
2、定向设置
人群定向越精准,竞争越激烈,定向一线城市18-30岁女性用户,可能比泛定向的CPC高出30%以上。
3、行业竞争度
高峰时段(如晚8-10点)或大促节点(如双11),广告竞价激烈,CPM可能上涨20%-50%。
4、账户权重
历史投放数据(如转化率、消耗稳定性)会影响系统对账户的信任度,高权重账户更容易获取低价流量。
三、降低成本的实操建议
1、AB测试优先
同时投放3-5组素材,通过数据筛选点击率高于行业均值20%的优质内容。
2、分时段出价
根据用户活跃时间调整预算,教育类产品可在工作日晚7-9点加价10%-15%。
3、定向分层策略
初期放宽定向测试素材,后期针对转化人群进行分层溢价,对加购未付款用户单独建组,提高出价5%-8%。
4、数据复盘常态化
每日分析消耗前10的广告计划,关闭ROI低于2的单元,将预算倾斜至高效计划。
从实际投放经验看,千川的成本控制本质是“数据驱动+敏捷优化”的过程,建议广告主建立“测试-放量-收割”的投放节奏,初期小额多组测试,快速迭代素材;中期聚焦高转化计划,阶梯式增加预算;后期通过DMP工具锁定高价值人群,实现成本与效果的平衡,只有将平台规则与业务目标深度结合,才能持续获取优质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