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投商品怎么放量?
(开头先抛个问题,抓注意力)
哎,你说投千川的时候,商品死活跑不动量,急不急人?明明素材看着还行,预算也没少给,结果流量就是卡在两位数上不去… 这时候是不是想砸手机的心都有了?(停顿一下)别慌,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把千川放量的那些门道拆开了揉碎了讲,新手小白也能听懂!

第一问:放量到底是个啥?为啥我的钱花不出去?
(自问自答模式开启)
放量说白了就是让系统把你的广告推给更多人看,但前提是——系统觉得你“值得推”。(敲黑板!)
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砸钱就能放量,其实核心是让系统信任你,比如你投了100块,系统先拿5块钱测试,发现点击率低、转化差,它立马怂了:“这哥们不行啊,推多了亏本!”(摊手)
所以重点来了:前期要让系统觉得“这广告能赚钱”!怎么做?三个字——稳数据,点击率、转化率、停留时长,哪项拉胯都别想放量!
第二招:预算到底怎么调?卡死还是放开?

(举个真实案例)
之前有个做零食的朋友,一天预算设500,死活跑不动,我说:“你试试早上8点设50块,中午12点加到200,晚上再飙到500。”结果当天ROI直接翻倍!为啥?预算跟着用户活跃时间走啊!
系统放量的逻辑是“渐进式试探”:
1、初期别猛砸:新手建议每天300-500,分时段调整;
2、观察消耗速度:如果1小时花完预算,说明竞争力强,可以逐步加;
3、别一天改八遍!系统需要学习期,频繁调预算=告诉AI“我是菜鸡”。

第三板斧:定向太宽还是太窄?这是个玄学…
(插入个人观点)
我发现很多人爱犯两种病:要么通投拉满,要么定向卡得只剩10万人,其实定向就像谈恋爱——太松容易遇渣男,太紧容易单身一辈子!(笑)
实操建议:
新手先通投:让系统自己找人群,跑出模型再缩定向;
别迷信“精准词”:比如卖女装非要加“小个子”,结果流量直接腰斩;
重点看“行为兴趣”:比如最近30天搜过竞品关键词的用户,比年龄性别更重要!
第四绝杀:素材到底怎么救?
(上点干货数据)
根据我们团队测试,前3秒跳出率超过40%的视频,放量成功率不到5%!所以别抱怨系统不给量,先看自己开头够不够炸。
几个血泪教训:
1、别把卖点当开头!这款T恤透气性好” VS “穿这件衣服去爬山,闺蜜问我是不是开了空调”(哪个更抓人?);
2、怼脸拍比高大上管用:真实用户拿着产品说人话,比专业演员转化高30%;
3、评论区埋伏笔:故意留个槽点让人吵架,互动率蹭蹭涨!
最后唠点真心话
(个人见解预警)
很多人觉得千川就是砸钱游戏,其实它更像种地——你得先松土施肥(测素材),等苗长稳了(模型稳定)再浇水施肥(加预算),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猛砸几万块,结果三天崩盘,何必呢?
记住这句话:能放量的品,一定是系统、素材、数据的三重胜利,缺了哪块都白搭!(起身拍桌子)好了,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 你懂的,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