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名字来历和寓意 陕西省吴起镇的地名来历是什么?
吴起镇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屯兵驻守而得名。
吴起镇,古为边陲要地,相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屯兵驻防,镇名由此而来。元太祖(1206年)时,地方兵制设立百户,吴旗至今仍有“田百户”地名,百户下设旗,改“起”为“旗”。1942年7月成立吴旗县后,吴旗镇便成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1958年10月,吴旗镇与楼房坪乡三、五、七社合并为青春公社。1958年12月吴旗县并入志丹县后,改设吴旗镇公社。1961年9月恢复吴旗县后,改为城关公社,增设薛岔公社(由蔡砭公社分出)、新寨公社。1981年成立吴旗镇后,城关公社迁居姚店台(1985年12月更名为洛源乡)。1984年撤社改乡。

陕西吴起县的来历是为纪念战国名将吴起而命名吴起。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边县首置吴起镇。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而命名吴起。属陕西靖边县。
1942年设吴起县,因镇为名。不久改吴旗县。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1949年吴旗县撤销,1950年吴旗县恢复,属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5月,又属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58年撤销吴旗县与志丹县的合并,1961年恢复吴旗县制。
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延安市,吴旗县属之。2005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吴起县,仍属延安市。
吴起县风景名胜
古城堡寨
吴起县古时曾是边陲要地,为少数民族角逐之战场,本县境内现存的有记载的古城有17座,具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主要有:定边城、宁塞城、白豹城、横山寨(今走马城)、鸡嘴堡、矜戎堡(今新寨)、通庆城(今锁阳城)、绥远寨(今田百户城子)、通化堡(今琵琶城)、九阳堡(今张城子)。
长城
吴起县境内长城遗址有两道,白于山以北为明长城,县城南为战国时期秦长城。战国时的秦长城。吴起县境内的这段古长城遗址,从吴起西边入境蜿蜒于山岭,时而东行,时而东北行,绵延230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吴起县
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关联吗?为什么?吴起县的命名确实与吴起有关,有关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众所周知,吴起县在吴起镇在延安的西部,和战国时期的魏国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很多人忽略了魏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吴起作为魏国的猛将,自然也是密切相关。
吴起与西河郡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魏国公子击占领秦国河西繁庞,吴起身为主将攻占秦国之地临晋,,再攻击郑县,如此一来,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被占领。河西之地被占领后,魏国君主改名为西河郡,任命吴起担任西河郡的郡守。西河郡在西河的西岸,故被命名为西河郡,隶属魏国。但一个地方能以这个人的名字来命名,可见这个人对这个地方有突出贡献。魏国占领这个地方二十多年后被秦国收复,西河郡从此隶属秦国。吴起在任二十年间,兢兢业业,爱护将士百姓,治理期间,西河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深得百姓的爱戴。直至吴起投奔楚国,百姓记得吴起的好,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吴起镇。这个是当地人民对像吴起这样的好郡守的渴望,也是对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人感念吴起吴起镇一直延续了很多年,但到了元代,蒙古族统治,一直以战争扩大军队规模的蒙古人认为吴起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应该有这么高的荣誉,于是,他们下令将吴起镇改为吴旗镇,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到了2005年,吴旗县正式改名为吴起县。原因是人民回顾历史,感念英雄,不知道以什么的方式将吴起将军优秀的精神传播发扬光大,以这种方式是有趣又深刻。
吴起县的确是与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原本本就是吴起将西河郡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为了纪念他而命名和雕刻雕像给他。后来说因为现代人回顾历史,希望将精神发扬光大。
吴起名字来历和寓意 陕西省吴起镇的地名来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