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吴起名字寓意 江苏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⑦求各朝代人名及简介
春秋:赵无恤
简介:赵襄子,三家分晋主力军,水漫智军大营,杀智伯。灭外族
战国:秦始皇
简介:统一全国,修筑长成,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但后期沉迷于求仙慕道,劳民伤财。
秦:李斯
简介: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汉:刘彻
简介:汉武帝。汉族,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公元前157年生于长安,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三国:曹操
简介:字孟德,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曹操一生征战,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精于兵法,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
晋:王猛
简介:字景略,,“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两人分别留下了各自的精彩。曾经被苻坚等时人誉为诸葛亮式的人物。
南北朝:孝文帝(拓跋宏)
简介: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隋炀帝
简介: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但却是暴君,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唐谥炀皇帝。
唐:李世民
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回答者: 夏祭冬寂 | 二级 | 2010-12-18 22:07
五代十国
五代(见五代十国)
后梁
后梁太祖朱晃
朱温(见后梁太祖朱晃)
张全义
王彦章
后唐
后唐庄宗李存勗
后晋
后晋高祖石敬瑭
桑维翰
冯道
后汉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
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世宗柴荣
王朴
十国(见五代十国)
前蜀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
吴
南唐
南唐前主李昪
吴越
吴越王钱镠
闽
楚
南汉
南平
荆南(见南平)
北汉
五代十国时期 辽国名人
东丹国王李赞华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师文
·郑子仪
·高渠弥
·郑昭公
·祭仲
·郑庄公
·郑庄公
·郑武公
·子产
·陈厉公
·陈灵公
·孔子
·季孙行父
·廉吏楷模季文子
·左丘明
·曹刿
·鲁班
·伍子胥
·孙武
·吴王夫差
·吴王姬僚
·吴王阖闾
·吴王寿梦
·齐国商人范蠡
·西施
·范蠡
·鹿郢
·勾践
·允常
·晋献公
·晋惠公
·晋怀公
·晋文公
·晋灵公
·晋成公
·晋景公
·赵衰
·晋襄公
·子产
·叔向
·赵鞅
·李悝
·李冰
·商鞅
·晏婴
·吴王僚
·专诸
·赵衰
·百里奚
·蹇叔
·鲍叔牙
·狐偃
·介之推
·管仲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周桓王
·齐桓公
·宋襄公
·周平王
·秦襄公
·郑庄公
·孙膑
·庞涓
·孔子
·鬼谷子
·昌平君
·吴起
·伯禽
·微子
·墨子
战国名人:
即屈平。
战国时楚国大臣。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历史人物名字 黄帝 唐高祖 阿骨大 尧帝 唐太宗 忽必烈 舜帝 唐高宗 朱元璋 勾践 武则天 朱棣 阖闾 唐玄宗 努尔哈赤 夫差 李建成 皇太极 秦始皇 李煜 顺治 项羽 赵匡胤 康熙 汉光武帝 宋仁宗 雍正 汉明帝 宋真宗 乾隆 汉高祖 蒙哥 嘉庆 王莽 成吉思汗 道光 孙权 拖雷 咸丰 刘备 窝阔台 同治 曹操 术赤 光绪 刘禅 察合台 溥仪 司马炎 拔都 孔子 王昌龄 闻一多 孙武 岑参 严复 屈原 苏轼 白玉霜 墨子 欧阳修 戴望舒 孟子 辛弃疾 林语堂 枚乘 梅尧臣 聂耳 司马迁 范仲淹 叶圣陶 白居易 陆游 茅盾 元稹 苏舜钦 艾青 刘禹锡 刘克庄 吴作人 李商隐 陶渊明 田汉 白行简 曾巩 张爱玲 刘知几 杨万里 丁玲 吴道子 谢灵运 郭沫若 阎立本 元好问 胡适 李白 白朴 成仿吾 韩愈 关汉卿 徐特立 杜牧 高启 徐悲鸿 柳宗元 龚自珍 梅兰芳 杜甫 魏源 巴金 陈子昂 曹雪芹 白淑湘 王维 戴震 曹禺 孟浩然 鲁迅 老舍 应物 郁达夫 蔡元培
周勃 史思明 白起 董仲舒 房玄龄 范蠡 刘歆 王安石 管仲 班彪 寇准 吕不韦 班固 司马光 蒙恬 扬雄 八思巴 范增 司马相如 安童 白圭 萧何 左宗棠 班超 窦固 李鸿章 甘英 吕后 林则徐 张良 窦融 荣禄 韩信 杨贵妃 曾国藩 陈平 松赞干布 唐才常 陆贾 文成公主 慈禧太后 项伯 安禄山 谭嗣同 贾谊 杨国忠 耶律楚材
急求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的姓名 投笔从戎(班超)慷慨悲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横槊赋诗(曹操)
完璧归赵(蔺相如)洛阳纸贵(张衡)
闻鸡起舞(祖逖)画龙点睛(张僧繇)
一字千金〔 吕不韦〕
一饭千金〔 韩信 ]
二碑纪功〔 杜预 〕
三顾茅庐〔刘备 〕
四面楚歌〔 项羽 〕
五月飞霜〔 邹衍 〕
七步成诗〔 曹植 〕
八斗之才〔 曹植 〕
千金买骨〔 郭隗 〕
入木三分〔王羲之 〕
马革裹尸〔马援 〕
不贪为宝〔子罕 〕
约法三章〔刘邦 〕
司马青衫〔白居易 〕
闻鸡起舞〔祖逖 〕
投笔从戎〔班超 〕
指鹿为马〔赵高 〕
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请君入瓮〔周兴 〕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凿壁偷光〔匡衡 〕
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
孺子可教〔张良 〕
鞠躬尽瘁〔诸葛亮 〕
王前士后〔齐宣王、颜?〕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东山再起〔谢安 〕
乐不思蜀〔刘禅 〕
纸上谈兵〔赵括 〕
卧薪尝胆〔勾践 〕
老当益壮〔马援 〕
多多益善〔韩信 〕
洛阳纸贵〔左思 〕
乐彘教子〔曾子 〕
沆瀣一气〔崔沆、淮瀣〕
退避三舍〔重耳 〕
金屋藏娇〔刘彻 〕
讳疾忌医〔蔡桓公 〕
焚书坑儒〔秦始皇 〕
望梅止渴〔曹操 〕
江朗才尽〔江淹 〕
负荆请罪〔廉颇 〕
图穷匕见〔荆轲 〕
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完璧归赵〔蔺相如 〕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燕瘦环肥〔赵飞燕、杨玉〕
一饭三遗矢〔廉颇 〕
无面见江东父老〔项羽〕
篝火狐鸣――陈胜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指鹿为马――赵高
鸡鸣狗盗――孟尝君
凿壁偷光――匡衡
图穷匕见――荆轲
破釜沉舟――项羽
请君入翁(瓮)――来俊臣
江郎才尽――江淹
乐不思蜀――刘禅
煮豆燃萁――曹植
纸上谈兵――赵括
再衰三竭――曹刿
木牛流马――孔明
世外桃源――陶渊明
投笔从戎――班超
卧薪尝胆――勾践
围魏救赵――孙膑
投鞭断流――谢安
退避三舍――晋文公
望梅止渴――曹操
草木皆兵――符坚
完璧归赵――蔺相如
暗渡陈仓――韩信
拔山扛鼎――项羽
悬梁刺股――苏秦
罄竹难书――隋炀帝
怒发冲冠――岳飞
毛遂自荐―― 毛遂
老骥伏枥――曹操
口蜜腹剑――李林甫
鞠躬尽瘁――诸葛亮
黄袍加身――赵匡胤
孺子可教――张良
金屋藏娇――刘彻
七步之才――曹植
洛阳纸贵―― 左思
韦编三绝――孔子
多多益善――韩信
焚书坑儒――秦始皇
好大喜功――汉武帝
梦笔生花――李白
老马识途――管仲
一鼓作气――曹刿...>>
名字带S的历史名人 后汉湘阴公刘S(yūn)(公元?~951年2月24日):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未即位就被废黜后毒死,且葬处不明。
历史上名人的字和名 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
M(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
(伯玉) 马 (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
肃(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
颀(孔硕)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 d(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
芝(伯苗) 邓止r(玄茂) 孔 疲ü绪) 孔 昱(世元)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y(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
(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
备(玄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M(恭嗣)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文衡) 刘 馥(元颖)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
乾(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
D(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曼才)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耿来 敏(敬达)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y(公孝) 何 进(遂高)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J(伯求)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
有没有历史名人的姓名及资料(中国)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之――管仲
[管仲]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隆中的时候,经常自比管乐。“管”是管仲,齐国名相;“乐”是乐毅,燕国名将。他们都辅佐国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管仲(?―公元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亦称敬仲安徽颖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辅佐齐国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民富”“民安”;改进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采取外交的主动权。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管仲所以有所作为,除了自身的才干外,同鲍叔牙能够知人并无私地举贤荐能有关。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诤友。两人共同经商,分配盈利时,管仲私自多拿了一倍于鲍叔牙的财物。别人不平,鲍说,这不是他贪财,是因为他家里贫穷。两人一起领兵打仗,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管却冲锋在后,退却在前。别人议论,鲍说,这不是他怕死,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鲍叔牙这种宽以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后来,鲍克服重重困难,把管仲引荐给齐桓公,筑坛拜相,自己却甘愿位居其下。司马迁感慨地说:天下人不推重管仲之贤,而推重鲍叔能知人。管仲所以有所作为,又同齐桓公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紧密联系的。管仲原来辅佐小白的哥哥子纠。纠、白争位时,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诈死始得脱。后来子纠死后,小白为齐国之主,他尊贤礼士,不计旧怨,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毅然授相与管仲。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
根据成语典故,填写历史人物名字 卧薪尝胆【 勾践 】
三顾茅庐【 刘备 】
纸上谈兵【 赵括 】
完璧归赵【 蔺相如 】
凿壁偷光【 匡衡 】
指鹿为马【 赵高 】
囊萤映雪【 车胤 】
负荆请罪【 廉颇 】
百步穿杨【 养由基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破釜沉舟【 项羽 】
背水一战【 韩信 】。
明朝中期,所有的历史人物名字 一 刘基
(1311--1375),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
常遇春
(公元1330年―1369年),明代著名将领。字伯仁, *** ,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
解缙
1369年生,1415年逝世 ,江西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书家。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
张居正
(公元1525-1582 年)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
海瑞
(1514-1587),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海南琼山人。
嘉靖28年(1549)以《治黎策》中举人,嘉靖32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嘉靖36年任浙江淳安县知县,在任期间著有《淳安政事》。嘉靖43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戚继光
(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原籍广东东莞,生于万历十二年(公元一五八四年)。天启二年,出任兵部主事。
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袁宏道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 *** 也格外高涨。
归有光 (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项脊轩志〉借“百年老屋”几经兴废。
朱载
(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卒谥端清,河南省怀庆府(今焦作沁阳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稚钍芨盖字9王修德讲学、布衣蔬食、能书能文、折节下士的影响,自幼俭朴敦本,聪颖好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锢高墙。年仅15岁的朱载土育 ,笃学有至性,筑土室于宫门外,开始了席蒿独处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长岁月里,朱载职萁嵯驼埽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专心攻读音律、历算,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
文征明
(1470一1559年)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
黄宗羲
(1610~1695)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今属浙江)人。
李贽
(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 明末杰 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徐光启
字子先,号玄扈,生于上海,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汤显祖
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
顾炎武
(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
史可法 ......>>
历史名人名字有景字的 景阳
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
景丹
栎阳(今陕西省临潼)人,名列汉光武中兴时云台“二十将”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学问好。也很有谋略,曾为光武帝击破王郎等,又与吴汉等人大败五校于栎阳,战功彪炳,被封为栎阳侯。据说,在封侯的时候,光武帝曾对他说了一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见光武帝的器重。
景焕
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县县令。早年专事书画,与翰林欧阳炯学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们一道骑马游玩来到应天寺。在右侧壁面上画上一天王与左侧天王像相对。渤海在一旁,,观看画作之逸势,写成一篇歌行以记此事。后来擅草书的僧人梦龟又来到此寺,人们请他在廊壁上题字。书画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闻讯前来观看,寺中拥挤不堪,一时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称此为“应天三绝”。著有《野人寒语》、《牧竖闲谈》等。
景清
景清出生年月不详,卒于1402年,明陕西真宁(今甘肃正宁)人,一说本姓耿。洪武进士,授编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佥都御史。建文初为北平参议。复迁御史大夫。成祖即位,以原官留任。欲于早朝时行刺成祖,被执,搜之得所藏刃,遂被杀,诛九族,株连其乡人。
景范
景范(903年~955年)(即唐天复三年~后周显德二年)字万卿,汉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五代时杰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后周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岁,立祠崇祀。世称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现有神道碑遗存。根据族谱记载,景范是山东景氏(晋阳堂)的始迁祖。
景延广
字航川(892-947),五代后晋陕州人。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契丹数以责晋。延广对契丹使者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其后契丹入寇,延广闭壁不肯出,寻出为河南尹,北骑奄至,延广顾其家,未能引决,被执。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自杀,以身殉国。终年55岁。
景廷宾
号尚卿(1861-1902),清末农民起义领袖,直隶广宗(今属河北省)东苕村人。义和团失败后,他领导家乡的农民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附近人民纷起响应。在巨鹿县厦头寺自称“龙团大元帅”,竖起“ *** ”,“扫清灭洋”大旗。义军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编列为营,最初不过两三千人。4月间进驻广宗县件只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四万人。起义失败后被俘牺牲。
景幼南
初名炎昭,改名昌极,字幼南。江苏泰州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道德哲学新论》、《名理新探》。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还有:战国时楚有将军景翠、景阳,秦末陈胜起义立新楚君后裔驹为楚王,东汉有经学家景鸾,五代后晋有马步军都指挥景延广。后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临漳令景芳,清代有书法家、学者景星杓……等。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
中国历史名人排行榜 越详细越好。 一、中华历史十大帝王全传――龙行天下
九龙腾霄――秦始皇 2、从谏如流――汉高祖刘邦
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 4、雄才伟略――宋太祖赵匡胤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6、冷酷帝君――朱元璋
戒马创业――清太祖努尔哈赤 8、千古一帝――清圣祖玄烨
乾纲独断――清世宗胤祯 10、天朝威福――清高宗弘历
中华历史十大商贾全传――
商者鼻祖--陶朱公 2、倾国巨贾――吕不韦
一代商圣--胡雪岩
官商一体--盛宣怀 8、末代首富--王炽
华侨领袖--陈嘉庚 10、首富时代--李嘉诚
中华历史十大后妃全传――凤舞九天
一笑千金――褒姒 2、出水芙蓉――西施
绝代女枭――吕雉 4、昭阳艳史――赵飞燕
风流女皇――武则天 6、太真仙子――李贵妃
铁马红颜――萧燕燕 8、稀世明珠――花蕊夫人
独步古今――孝庄 10、垂帘听政――慈禧
中华历史十大名妓全传――风华绝代
花中魁首――绿珠 2、千古绝色――苏小小
薄命怜她甘作妓――薛涛 4、桃花几度吹红雨――李师户
天生尤物――柳如是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6、桃花扇底送南明――李香君
冲天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8、十万洋兵齐解甲――赛金花
斜风细雨润碧桃――董小宛 10、高山流水共知音――小凤仙
中华历史十大谋略家全传――血鉴奇谋
谋略始祖――吕尚 2、一代智圣――诸葛亮
智者远虑――范睢 4、正合奇胜――孙膑
帝王之师――张良 6、权霸人生――商鞅
算无遗策――郭嘉 8、瑰丽高华――王猛
开国谋臣――高基 10、善始善终――范文程
中华历史十大文豪全传――大国之魂
浪漫诗骚――屈原 2、汉赋风流――司马相如
才高八斗――曹植 4、佳情山水――谢灵运
谪仙放歌――李白 6、一代诗圣――杜甫
秦淮梦断――李煜 8、文学革新――王安石
豪情千古――苏轼 10、烈士情怀――陆淳
中华历史十大名将全传――纵横四海
一代兵圣――孙武 2、冷血将军――吴起
十面埋伏――韩信 4、龙城飞将――李广
七退匈奴――卫青 6、抗金英雄――岳飞
大明英烈――常遇春 8、台湾之父――郑成功
抗倭名将――戚继光 10、乱世英杰――左宗棠
中华历史十大枭雄全传――铁血政坛
新朝旧政――王莽
乱世魔王――董卓 4、绝代枭雄――曹操
逆子贰臣――安禄山 6、一代官圣――曾国藩
千古遗恨――吴三桂 8、窃国大盗――袁世凯
贿选总统――曹锟 10、黑手遮天――张作霖
中华历史十大义军领袖全传――大泽龙蛇
替天行道――陈胜 2、美人黄土――项羽
乱世英豪――李密 4、燕赵悲歌――窦建德
冲天将军――黄巢 6、倾天豪杰――方腊
女中奇英――王聪儿 8、君山二魄――钟相 杨幺
大顺永昌――李自成 10、天王第一――洪秀全
中华历史十大权臣全传――宦海风云
三朝宰辅――王导 2、五朝元老――郭子仪
直面人生――海瑞 4、政坛娼妓――冯道
万古骂名――秦桧 6、口蜜腹剑――李林甫
奸相之首――严嵩 8、生死荣枯――张居正
千古巨贪――和| 10、毁誉一身――李鸿章...>>
问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他的名字叫武训,他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这个平凡的乞丐,却以一番最不平凡的作为,名垂青史而为后人称扬。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先生了。武训的事迹对中国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巨。而在他死后五十多年后,因他而起的那一场狂卷中国知识界的暴风骤雨,更会令人感叹历史风云的诡谲无常。
武训是清末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原本没有正式名字,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都是那种“穷得连名字都没有” 的贫民。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给他取名为“训”,以示朝廷对他创办 义学来训导贫苦学生的支持和鼓励。
言而有信文言文吴起古文《言而有信》译文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译文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则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文言文翻译 试题 1 d.
拔:攻下,拿下
全文翻译:
【译文】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2
《惊弓之鸟》
[注释]
合从:同“合纵”,此处指六国联合抗击秦国。
更羸(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
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下鸟——使鸟落下。
有间(jiàn)——过一段时间。
孽(niè)——本指植物从根部生出来的嫩芽,此出指未复元的创伤。
徐——缓慢。
故疮——旧伤。
引——伸,展。这里指伸展翅膀。⑧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翻译:
东方六国合纵西抗强秦。赵国的使者魏加拜见楚相春申君,说:“你还有派将军吗?”
(春申君)说:“有的,我想派遣临武君为主将。”
魏加说:“我小的时候喜爱射箭,我想用射箭打个比方,可以吗?”
春申君说:“可以”
魏加说:“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你眼前。’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射一箭就把这大雁射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虚射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羸说:‘因为这是一只病雁。’魏王说:‘你怎么知道?’更羸说
【文言文翻译:言而有信、许金不酬、曾参教子、《君子之学,贵乎慎 不知道 文章要多做、患难见真情 这句话你要问的什么.《言而有信》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许金不酬》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大声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再一次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曾参教子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就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他妻子马上阻止说:“我不过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可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啊.孩子小,把父母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听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撒谎.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以后就难以教导他了.”于是就杀猪做菜了.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求译文昔吴起出遇故人 言而有信:说过的话一定遵守,有信用.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文言文翻译 《韩非子 内储说上》:《言而有信》急 《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1
主之所用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译文
君主所用的有七种手段,所考察的有六种隐微之情。七种手段:一是从多方面来参照观察,二是对犯罪一定要惩罚以显明威势,三是诚信奖赏以使受赏人能尽其所能,四是一一听取禀告并用禀告来督责下级,五是利用使臣下猜疑的命令来促使臣下谨慎从事,六是拿自己已经知道的情况去询问臣下是否虚伪,七是说些与本意相反的话做些与实情相反的事。这七种手段,是君主所用的。
文言文翻译试题 1d。
拔:攻下,拿下全文翻译:【译文】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
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 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
"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
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
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 "人们争先恐后。
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2《惊弓之鸟》[注释] 合从:同“合纵”,此处指六国联合抗击秦国。
更羸(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 京台——高台。
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下鸟——使鸟落下。
有间(jiàn)——过一段时间。 孽(niè)——本指植物从根部生出来的嫩芽,此出指未复元的创伤。
徐——缓慢。 故疮——旧伤。
引——伸,展。这里指伸展翅膀。
⑧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翻译: 东方六国合纵西抗强秦。
赵国的使者魏加拜见楚相春申君,说:“你还有派将军吗?” (春申君)说:“有的,我想派遣临武君为主将。 ” 魏加说:“我小的时候喜爱射箭,我想用射箭打个比方,可以吗?” 春申君说:“可以” 魏加说:“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
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你眼前。 ’魏王说:‘射技有如此高超吗?’更羸说:‘可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射一箭就把这大雁射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虚射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羸说:‘因为这是一只病雁。
’魏王说:‘你怎么知道?’更羸说。
徐和吴起名字寓意 江苏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⑦求各朝代人名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