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卡没有漫游流量套餐?
手机卡是否取消漫游费?这些情况仍需注意
近年来,国内通信行业经历了多次资费改革,取消手机漫游费”一度成为用户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仍有用户发现部分手机卡在跨区域使用时产生额外费用,或流量套餐存在地域限制,本文将从政策背景、现有卡种类型及用户选择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漫游费取消政策与现状
2017年,工信部明确要求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但需注意,该政策仅针对语音通话和短信业务,并不包含流量套餐,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全国通用套餐已实现流量全国无漫游,但仍有三类情况可能导致用户产生额外费用:

1、本地专属套餐
部分低价套餐(如19元/月档位)标注“本地流量30GB”,此类套餐若跨省使用,超出本地范围的流量需单独计费,例如某运营商“校园卡”在非归属地仅提供200MB全国流量,超量后按5元/GB收费。
2、物联网定向卡
为智能设备设计的物联网卡通常绑定固定基站,跨省使用可能触发限速或断网,某品牌共享单车管理卡在跨区域调度时,需额外购买流量包才能恢复设备联网功能。
3、境外漫游限制
所有境内发行的普通手机卡,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使用数据流量时,均需单独开通国际漫游服务并购买定向套餐。

二、四类无漫游流量套餐的卡种
若需完全规避漫游问题,可重点关注以下产品类型:
1. 全国统一计费套餐
三大运营商推出的“天王星卡”“星耀卡”等产品明确标注“流量全国通用”,此类套餐通过底层计费系统改造,确保用户在任何省份使用均按统一标准扣费,例如某款29元套餐包含155GB全国流量,实测在跨省高铁沿线全程使用未出现速率限制。
2. 政企融合套餐
部分银行联名卡、企业集团卡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框架协议,将流量池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某商业银行推出的“商旅白金卡”每月赠送20GB全国流量,特别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群。
3. 虚拟运营商产品

小米移动、京东通信等虚拟运营商采用动态资源分配技术,其发售的170/171号段卡种多数采用“流量不分省”模式,需注意查看产品说明中是否标注“流量全国4G/5G网络可用”。
4. 长期有效流量卡
通信管理局备案的“20年长期套餐”通常内置全国流量资源,例如某款一次性付费599元的卡种,承诺每月30GB全国流量持续20年,经用户实测在31个省级行政区使用速率一致。
三、避免踩坑的四个验证技巧
1、查询业务受理单
办理套餐时要求打印加盖公章的受理单,重点核对“套餐生效范围”是否包含“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
2、实测跨省网络功能
建议在省内省外分别使用Speedtest工具测试网速,若跨省后速率下降超过30%,可能存在隐性限速。
3、关注基站切换记录
通过运营商APP查询详单,正常无漫游套餐的流量使用记录应统一显示为“国内流量”,不会出现“漫游地”标注。
4、核查合同免责条款
部分套餐在用户协议中注明“边境地区、特殊场景可能触发漫游计费”,此类条款常见于云南、内蒙古等接壤省份的本地套餐。
个人观点
选择手机卡时,建议优先考虑标注“全国流量”“无漫游限制”的套餐,同时通过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平台核验套餐合规性,对于异地生活或高频差旅人群,可考虑办理副卡作为备用,避免因地域切换导致通信中断,通信消费应注重长期成本核算,警惕“低月费+隐性漫游费”的定价陷阱。